皖药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皖医皖药>皖药快讯
安徽基层医改“药品零差率” 群众买药更便宜
时间:2011-01-06 15:04      来源:      点击:0次       打印

         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12月28日报道 安徽在基层医改中,采取“药品零差率”销售,给药价瘦了身;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财政补贴,改变了以往“以药养医”的状况;把职工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让基层医疗机构靠服务赢得患者。这些措施使基层医疗机构回归了公益性,代表着医疗机构改革的方向。


改革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核心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是全省推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32个县(市区)中的一个。记者的调查首先从刘集镇中心卫生院开始,12月6日上午9点多,门诊大厅已经有不少前来就诊的患者。


        46岁的张敬平患有糖尿病,这个老病号常年靠吃药维持治疗。按照新农合门诊的报销比例,去年张敬平自己掏腰包只花了1200多块钱的药费,而自从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以来,今年他在药费上的支出费用又比去年减了不少。


        2009年11月以来,安徽正在推进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核心的基层医疗机构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革。医生给患者开药时,只能从国家确定的307种基本药物和各省补充药品中选择药品,中标价格是多少就卖多少。


单一货源,量价挂钩


        在安徽许多乡镇的卫生院里,记者注意到墙上都张贴着药品价格目录。比如80万单位的青霉素去年的中标价格是3毛6,今年却是2毛8,再比如500毫升的氯化钠注射液而去年的中标价格是1块5,而今年只要9毛8。


        按现在新的办法规定,药品统一由招标中心进行招标,中间环节减少,保证了药品进多少价就卖多少价,到患者手里的药价就会降低。


        单一货源、量价挂钩的新办法,规定每个品规的药品只能由一家生产企业中标,中标价格是和采购数量紧密挂钩的,对于中标企业来说,虽然主动把价格降了下来,但质优价廉的药品却能获得销量的上升。


打破铁饭碗,人员编制不再是一岗定终身


        “药品零差率”销售切断了“以药养医”的利益链条,基层医疗机构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那么该怎么对他们进行补偿呢?现在是由省县两级财政直接拨款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补偿,保职工工资保卫生院运转。


        安徽省新的管理体制是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定编定岗不定人,以此作为核定人员工资和医院收支的重要依据。新的人事制度核心是打破铁饭碗,人员编制不再是一岗定终身,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和绩效激励机制。


        据记者了解,安徽基层医改一年来,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0%,截至目前全省基本药物药费下降2亿多元,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基层医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