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视点>热点聚焦
互联网医药大产业路在何方?
时间:2016-11-16 10:08      来源:      点击:0次       打印

在近几年互联网+模式逐渐从概念走进现实的过程中,各种形态的互联网生态逐渐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在这其中,互联网+医药作为一种崭新的尝试,以其发展之迅速、市民参与度之高显得格外耀眼。而在互联网医药的大领域中,都有哪些服务形式?行业格局如何?运营模式是怎样的?市场认可度如何?未来将会如何发展?这些都是探寻互联网医药大产业无法回避的问题,临近年末,《北京晨报·健康周刊》特对此进行梳理,带您了解一个真实的互联网医药大产业。


尽管互联网医药是互联网+时代发展迅速且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业,但其实互联网医药,无论是在“医”的方面,还是在“药”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初期。纵观整个互联网医药行业,能够提供的服务很多,涵盖挂号、问诊、售药、科普等众多方面,而主要的细分领域包括三大部分:以在线问诊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平台,如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以在线售药服务为主的售药APP,如快方送药、叮当快药等,以及以提供挂号服务为主的第三方挂号平台,如就医160、微医(原挂号网)等。


在线问诊


成为在线医疗的主推业务


在线问诊服务是最早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服务形式,也是当前众多企业的主要抓手,业内竞争激烈,不仅有发展年头较长的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综合在线问诊平台,还出现了一些以细分领域为主要业务对象的平台,如以妇幼健康为主的康大预诊、嘟嘟医生,以肿瘤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肿瘤说,以皮肤病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皮肤宝,这些平台都是以线上医患交流为主要形式,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在线问诊服务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在当前医疗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能够提供相对方便快捷的服务,节约了很多时间成本,更得益于许多优质医生资源的加入,在北京晨报记者前期做的一份调查中显示,69.7%的市民表示,对于网络医疗最关心的是医生的资质。而通过记者对当前常用的医疗APP的调查发现,参与在线服务的医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甲医院,有很多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服务的知名医生。


在运营模式方面,大部分在线问诊平台都采用的是专做线上服务的轻资产模式,但是随着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和传统的就诊形式合作,打通线下的诊疗服务,如丁香园已经成立线下的“丁香诊所”,平安好医生也在推进其“万家诊所”项目。对互联网医疗行业颇有研究的易观智库分析师姜昕蔚表示,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试水线下其实是完善自身产品链的一种尝试,打通线下的诊疗服务才能形成一个完成的诊疗服务的闭环,未来线上线下的配合应该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趋势。


在线售药


打通市民用药最后一公里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药店、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数量增长迅速,消费者通过手机APP购买药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众多网络售药平台中,一些针对普通百姓,专做零售服务的企业,以其迅速扩张的版图、便捷快速的服务显得格外突出。比如率先从线上平台加药店合作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自建药店,自组团队送药上门,并保证任何时间下单都能一小时之内送到的快方送药;比如在送药服务上着重发力,将送药时间压缩到28分钟的叮当快药;以及依托网站优势资源,着力做医药领域电商平台的天猫医药馆、360好药等。


而以快方送药、叮当快药为代表的在线售药APP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核心。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售药APP的运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上平台和线下药店合作,就近取药送药上门。另一种是药品销售平台自建药店,组建团队送药上门。在APP售药行业发展之初,一些企业多半采取的是线上平台加线下药店合作的模式,而随着市民网络购药消费习惯的养成,以及对高质量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线下合作的药店无论从人手、还是服务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消费者以及各家在线售药企业的要求,因此,不少企业开始寻求自建药店、自组团队的新模式。


快方送药就是其中的代表,自2015年6月,快方送药筹建自己的第一家线下药店起,线下药店发展迅速,到目前,快方已经在北京建立20余家药店,基本覆盖北京五环内的所有区域以及五环外的核心地区,能够保证北京的任何区域都能在一小时之内送到。对于从与药店合作到自建药店的转变,快方送药CEO高越表示,合作药店的方式经常是管控脱节,服务品质、服务体验保证不了,而送药上门最大的优势和竞争力就是服务体验,如果不能保证服务体验,无论是什么样的新形势,都是无法让用户认可和接受的。所以我们采取自营药店,管控一条龙,保证服务品质,保证药品配送更加迅速便捷。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尝试,线上售药企业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同时,也不断受到资本的青睐,2015年9月,快方送药继完成A轮5000万元融资之后,又实现B轮2亿元的融资。叮当快药也完成了A轮数千万元的融资,一时间,互联网售药成为人们普遍看好的新兴行业。尤其是今年7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通知,表示将结束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预示着以后第三方平台将不能在线上向消费者直接销售药品。但通知同时表示,此举将不影响已经获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实体药店,他们可以继续通过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向消费者销售自营药品。在此规定下,一些第三方平台也已经叫停了其药品在线交易。而对于自营平台,这项规定被业内普遍认为是逆袭的一次机会。尤其是在线售药从业者,对于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正如快方送药CEO高越表示,在线售药行业其实是互联网+医药的一个产业升级,或者说是供给侧的改革,中国现有的药店规模都很小,其业务增长需要一个个不断的布点,而互联网售药则是在单店效能上取得了极大的提升,单店效能是能够让产出和回报远远高于传统药店的,同时,目前用户正在逐渐加速线下到线上的转移,就目前来说,用户的需求和我们的效能都能够匹配上,因此,我很看好这个行业,而且我相信,未来互联网医药很可能改变医药产业格局。


第三方挂号平台


逐渐开始转型


挂号一直以来都是就医过程中的难题,尤其对于北、上、广这种大城市,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完善的预约挂号服务对方便市民看病就医意义重大,自2009年国家大力推行预约挂号以来,各种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的移动挂号平台便应运而生。一时间出现了微医(原挂号网)、就医160等众多以挂号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然而,随着移动医疗的不断发展,自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相继推出自己的官方APP,开通预约挂号服务,并将更多的号源放到了自己开发的预约挂号平台上。有报道显示,北京儿童医院官方APP上的号源占了日总号源的约2/3。协和医院官方APP上的号源也约占日总号源的70%。


各大医院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官方APP挂号服务,这对以专作挂号服务的第三方平台无疑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许多此前以挂号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逐渐开启了转型之路。


微医就是这种转型的代表,微医原名挂号网,2015年由纯挂号业务转型做提供医患在线问诊服务以及医生之间在线交流的分级诊疗平台,并在逐步布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医院。对于转型,微医方面表示,挂号服务并未不做,而是在坚持挂号服务的同时深化了服务内容。微医转型,一方面是跟随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超越,另一方面,要解决医疗痛点,不可能仅靠优化就医流程来实现。现在整个社会已经由医疗需求转向健康需求,专做挂号服务,既不符合社会需求,也不符合微医自身的发展。因此,微医希望由医疗平台转向健康平台,通过实体互联网医院、家庭健康服务平台等项目,为会员提供健康管理及其他综合服务。


和微医一样,此前以提供挂号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就医160,也逐渐转型成涵盖导诊、咨询、在线支付、报告查阅等服务的综合性医疗服务平台。在企业看来,顺应时代发展,加强线上线下的结合是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趋势,正如微医方面表示,真正的移动医疗必须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包括对医药以及基层、三甲医疗资源的连接与整合,以能提供线上线下结合、规模闭链服务,所以移动医疗的发展,未来一定是互联网和实体医疗机构更深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