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底基层医改开启的“回归公益性制度创新”安徽医改模式,以其“最彻底性”而向全国推广。其中,“收支两条线”财政补偿政策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5年的实际操作,历经两次政策微调,“收支两条线”政策在今年的2月发布的《安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方案》中被正式取消。日前,安徽交出半年改革的成绩单——半数县已经取消了“收支两条线”。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对过去政策的否定,安徽医改是在走“回头路”。而当前,医疗卫生界对基层仍在普遍实行的“收支两条线”也颇有“微词”,“首创者”安徽的重走“回头路”,是否也正是众多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所期盼的?
今年2月启动的省级综合医改试点中,安徽省基层医改实行取消“收支两条线”、全面推行财政经费定项补助等新政策。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截至目前,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已贯彻落实取消“收支两条线”、落实人员经费、建立激励机制等政策。
在2009年底基层医改开启的“回归公益性制度创新”安徽医改模式中,以“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补助”为核心的“收支两条线”财政补偿政策是一项重要举措,在强化政府职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其中隐藏的一些政策缺陷也逐渐暴露,如绩效分配差距小、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影响等。为此,安徽省根据改革实践结果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2015年起,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按编制内实有人数全额拨付人员经费,医疗服务收入扣除运行成本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截至目前,各市及绝大多数县(市、区)均已出台新的贯彻文件,基层医改的各项新政策正逐步落实。全省各县(市、区)中,约50%取消了“收支两条线”,约50%全面落实了人员经费;黄山、芜湖、六安等地还建立了边远地区激励机制;天长市、铜陵县、桐城市、肥东县等地的医疗服务收入用于人员奖励的比例达60%以上;谯城区、广德县、颍州区等地将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连人带编”调整到中心卫生院工作。但各地落实政策进展不平衡问题仍较为凸显,省卫计委要求,各地要紧抓取消“收支两条线”这个重点,落实财政定项补助、建立人员激励机制,把好政策落实好,切实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收入待遇。
链接:
安徽医改办:取消“收支两条线”是改革的自我完善
今年2月,《安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方案》宣布取消“收支两条线”时,针对走“回头路”的质疑,省医改办、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做了回复。他们认为,根据改革实践结果对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是一种改革措施的正常发展过程,是改革的自我完善。
所谓”收支两条线”,是指医疗机构将所有收入上缴政府财政部门,经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考核业绩后,再按照一定标准向医院拨付运营经费,以此切断医疗机构与其营业性收入的利益关系。“这一‘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补助”的财政补偿政策,在强化政府职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安徽基层医改最大的突破,就在于确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安徽省医改办有关负责人认为,“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有效配合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创收冲动。
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其中隐藏的一些政策缺陷也逐渐暴露。“收支两条线”制度下,要求基层医疗收入全部上缴财政,再按实际需求核定支出。但医院业务支出复杂且专业性强,不少地方财政统得过死,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同时,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劳动量不直接挂钩,而是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政府部门设计出的绩效考核办法实行激励。事实上,绩效分配之间的差距非常小,“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大锅饭’、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乃至出现医务人员推诿病人、业务量下降等情况,导致住院病人显著减少,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安徽省卫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坦言。
2015年安徽卫生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一组有关全省新农合住院病人分布及基金支付流向情况连续4年的监测数据证明了上述说法。数据显示,安徽新农合病人向“上”级医院和省外医院外流趋势增加明显,全省新农合病人在县外住院的比例达到30%,高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