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视点>深度观察
日本生物医药发展史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2023-07-30 10:52      来源: 破壁人PBR      点击:0次       打印

老龄化严重的国家,生物医药市场一定就发展得好吗?过去一直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没有怀疑过。直到研究了日本生物医药发展史之后才发现,答案没有那么简单,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生物医药的繁荣。


尽管如此,我国人口结构与日本接近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发展进程晚了30年。少子化和老龄化所体现的人口危机以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继续恶化。所以,回顾日本医药产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对判断我国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极具借鉴意义。


放大镜下的日本生物医药发展历程


日本的医药工业,从二战之后开始已经经历了近80年的发展。在这80年的发展历程中,日本的生物医药产业相对完整地走完了从复苏到仿制、仿创,到创新,到国际化,再到成熟的完整周期。


为了让大家能够快速了解整体的框架,我们把日本生物医药的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1971年):日本医药工业经历战后重生。战后的二十多年里,与日本经济一同飞速发展的,还有国民的医疗费用。这一数字从1954年的2,152亿日元增长至1974年的5万亿日元,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2.5%增至1979年的4.9%。以Penicillin为代表的抗生素技术路线从欧美转移至日本本土。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刚刚萌芽的本国市场,限制境外资本流入,且只保护工艺专利而不保护化合物专利。


1961年政府推出全民医保政策。在政策刺激下,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此时行业对创新药的认定标准从宽,剂量调整、剂型改进都被认为是创新范畴。在这个阶段,日本的部分国产药品,如抗生素、维生素实现出口。


第二阶段(1971~1981年):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药品市场大幅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日本第一梯队医药工业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具备了和欧美企业相当的创新能力。但同时,行业面临严重的药品降价压力。1975年日本解除了国外企业在日本直接投资的限制,外商独资企业合法化。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让日本国内制药企业满足于“赚快钱”,热衷代理跨国药企低门槛高利润的业务,但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研发动力。


第三阶段(1981~1994年):拐点来临。1981年开始实施两年一次降价制度(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日本厚生劳动省削减医疗支出,控制药品价格。新药上市第一年可以定高价,以后每半年平均递减5%。此政策带来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终结了日本国内制药企业的巨额利润,而另一方面则刺激药企巨额投资于医药研发,以防创药(me-too)为主。因为厚生劳动省特殊的新药审批政策,过于重视新药的安全性而忽视有效性,导致日本制药企业的新药往往只能在日本上市,即“本土新药”,比例一度超过40%。


第四阶段(1995~2005年):完全放开药品市场,国民医疗支出增加,但国内医药产业产值不涨。在此阶段日本企业小有建树,更多me-too药成功登陆欧美市场,以授权欧美制药公司代理销售为主要合作方式。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1995年是日本医药产业的分水岭,1995年之后日本国民医疗费用稳步上涨,但国内药品产值止步不前,利润被MNC蚕食。甚至在1999年之前出现连续的负增长。到2000年之后,国内药品市场增速转正,但涨幅不超过5%。


第五阶段(2005年以后):制药产业链初步完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新的严峻问题。如国内市场增长放缓,2007年全球药品市场平均增速6.4%,日本国内仅为3.8%。此外新药匮乏,防创式研发面临瓶颈,FDA审批要求趋严,新药研发步伐放缓,新药数量急剧减少。还有本土竞争愈发激烈,本土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应对竞争。

111.png

人口老龄化推动“日本版集采”


摆完事实,接下来我们针对感兴趣时间节点深入分析。首先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在第三阶段80年代迎来拐点?老龄社会下的日本医药市场规模没有扩大,反而出现下滑。

222.jpg

日本在过去多年里被作为“人口老龄化国家”的典型。1950年的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只有5%,1980年占比提升到9%,2017年这个比例已经提升到了27%。与之相对的是,1960年日本的平均寿命是68岁,1990年是79岁,2017年提升至84岁。


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占比,让社会负担持续加重,而更为严重的是,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医疗支出的快速上升正在使情况加速恶化,医疗体系的难以为继乃至崩盘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如此情况下,控制药品价格几乎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选项。


“集采”效果十分显著,整个80年代,医保名单中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47%。为控制医药费用增长,日本政府主要采用了三种措施推动改革:


(1)推动医药分离。实行医药分家,改善“以药养医”的机制带来的弊端。将医生服务收入以药品为主,变成以诊费为主。


(2)推动药品降价。1980年开始,日本政府确立药品定价体系。日本国内药品价格开始大幅下降。到1988年,药价降幅基本稳定。


(3)推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1971年、1984年和1998年,日本政府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药品再评价,并辅之以一系列政策,推动仿制药替换原研药。


1981年,就在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0%的次年,政府决定定期降低国民健康保险(NHI)名单内的药品价格。到了1988年,日本启动了一项针对13,000多种药物的降价政策,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日本版集采”,规定每两年进行一次对医保目录品种的价格调整,次均降幅超过6%,一直延续至今。


集采导致行业出清,倒逼创新


医药控费对日本药企影响深远。在新药定价机制上,日本政府针对仿制药和原研药进行了区别对待:改变了传统的基于药品销售量的定价标准,转向综合考虑治疗价值、药物成本以及国际药品价格等多种因素。


结果是,在日本新药定价的过程中,仿制药的价格一般为原研药的50%~70%,创新的地位被进一步提高。价格制度的确立,深刻影响了日本制药业的竞争格局。1980年代,日本在全球新药占比高达24.1%。相应地,1980~1994年间,日本药企国内上市的NME(New Molecular Entity,新分子实体)数量稳定在17~25个/年,随后出现了长达20余年的沉寂。


不能忽略的一个大背景是,美、日、德、英、法经过多番“友好协商”,于1985年9月22日签订《广场协议》,让美元贬值,日元、德国马克“有秩序”地大幅升值,增加出口,减少贸易赤字。


在集采之前,日本制药行业并非没有重视研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浸润在行业年增速超过10%的日本制药商,早已过惯了躺着挣钱的日子,切实推进药物创新的原生动力不足。以至于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医药公司再不加倍努力搞研发,那么十年后日本医药公司将从全球市场中消失”。


而控价政策的出台,让整个行业发生巨变的同时,也改变了无数药企的命运,尤其是针对仿制药企业而言,仿制药议价权的弱势,叠加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其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一场轰轰烈烈的出清就此开启,超过80%的药企被淘汰。整个90年代,日本药品制造业产值增速呈下滑态势,到1997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并维持多年。80年代最高峰时,日本曾有超过1,700家医药企业,这一数字在1995年下降至1,512家。到了2003年,只有1062家企业维持经营,2015年则仅仅剩下305家。


巨头崛起,背后是研发困境


到了第四阶段的1995~2005年,行业增速明显下降,药企开始面临不创新就被淘汰的困境,药企数量大幅减少,仿制药行业销售增速出现负增长,日本医药市场迅速进入寡头竞争格局。


在医药控费,90年代外资药企进入的背景下,日本医药市场竞争加剧,药企发展策略转向研发创新和拓展海外市场。


能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的药企,无不重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并不断加码,研发费用的投入与美国接近。这波重视研发的浪潮也并没有停留在纸面之上,而是为创新药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


这个时期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实力快速提升,这个阶段逐渐走出来了武田制药、第一三共、安斯泰来和卫材等跨国药企,海外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而武田制药和安斯泰来的海外收入占比则达到70%以上。


在2000年以后美国FDA收紧了对me-too新药的审批,像日本最大的创新药企业武田制药开始通过收购扩充产品线,期间因为药物致癌风险导致的诉讼、金融资产亏损、研发和折旧大幅上升等因素,利润出现剧烈波动,发展过程颇有些曲折。


究其原因,医疗市场规模涨幅有限,医药股溢价率明显降低。1988年之后,日本股市医药股板块相对大盘市盈率出现持续折价。同时,除少数头部药企,大部分药企利润率明显较低。


20 世纪80 年代的武田(Takeda)快速全球化成长为当今的MNC,有其偶然性,背后则是必然。武田制药是日本医药工业的标志性企业,从1985 年开始践行“出海战略”,逐步成长为全球TOP20 MNC。2018 年,武田实现营收189 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占比高达73%,主要产品集中在胃肠道和肿瘤领域,并购Shire 后涉足罕见病领域。


受“内在实力+外在压力”的双重掣肘,公司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走上国际化之路。1980-1985 年,日本国内医药工业增速迅速从15%左右降至3%以下,公司凭借亮丙瑞林(1985 年)和兰索拉唑(1991年)在境外上市,迅速突破欧美市场。


“四大金刚”上市的背后是研发实力的欠缺。武田凭借亮丙瑞林、兰索拉唑、坎地沙坦、吡格列酮这4 个重磅品种完成了全球化历程。其中至少有2个品种是me-better,而不是FIC。2000年后,在FDA收紧对me-too类药物的审批标准以后,日本医药企业擅长优化创新的弊端很快显现出来。2000~2008 年,武田仅仅上市了2 款新产品。


上市时间

品种

上市地

适应症

1985

Leuprorelin(亮丙瑞林,Lupron)

美国

前列腺癌、子宫肌瘤等

1989

Leuprorelin(亮丙瑞林1 个月缓释剂型,Lupron Depot)

美国

前列腺癌、子宫肌瘤等

1991

Lansoprazole(兰索拉唑,Prevacid)

欧洲

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1997

Candesartan(坎地沙坦,Amias)

欧洲

高血压

1999

Pioglitazone(吡格列酮,Actos)

美、日

糖尿病(胰岛素增敏剂)

2005

Rozerem(雷美替胺,Ramelteon)

2008年在日本上市

美国

失眠症

2009

Dexlansoprazole(右兰索拉唑,Dexilant)

美国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及相关疾病


Febuxostat(非布司他,Uloric)

美国

伴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2011

Azilsartan(阿齐沙坦,Azilva)

日本

高血压

2012

Brentuximab(本妥昔单抗,Adcetris)

2014年在日本上市

欧洲

霍奇金淋巴瘤、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2013

Omega-3 fatty acid ethyl (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Lotriga)

日本

高血脂症


Vortioxetine(伏硫西汀,Trintellix)


成人重度抑郁


Alogliptin(阿格列汀,Nesina)

美国

2型糖尿病

2014

Vedolizumab(维多珠单抗,Entyvio)

美、欧

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2015

Ixazomib(伊沙佐米,Ninlaro)

美国

多发性骨髓瘤

外延成长为MNC 是必然的归宿。由于Pipeline 和研发后劲不足,武田不得不开启并购之路。2005-2018 年间,武田陆续并购了11 家药企,其中包括了罕见病巨头Shire。同时可以看到,2009年开始陆续上市的创新药几乎全来自于并购,比如Vedolizumab 和Ixazomib 来自于Millennium,Alogliptin 来自于Syrrx。


到了2015年,日本前50家处方药企市场份额已经占据86.5%。需要承认,日本制药行业跑出来的大市值公司并不多,这与其本土市场容量也有比较大的关联,日本医药行业也是少数龙头公司的高回报和大多数公司的表现平平。


中日发展轨迹的对比:中国医药工业的基础比日本明显更优


日本的发展历程与当前的国内创新药行业何其相似。从双方出台的医疗政策来看,虽不至于一模一样,也可以说是高度相似。如果不考虑出台的时间差,相似度恐怕超过80%。

333.jpg

日本医药工业从80年代的创新巅峰跌落,主要原因有几个原因。其一,药品价格,包括创新药大幅下调导致行业增长失速,药企缺乏R&D的实力和动力。其二,创新药审批趋于谨慎。1990年后,药企持续加强研发(R&D占比爬升至8.5%),但产出效率明显下降。加之国内市场低迷,获批难度大,TOP药企被迫“国际化”,国内研发空心化。


从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医药行业的拐点在2015 年,相当于1975 年前后的日本(1.1 类创新药的诞生、医保支出高成长结束等),目前正转型为“研发驱动型”增长模式,处于产业升级阶段。另外,从人口结构和GDP 占比上考虑,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有非常确定的成长逻辑。


中国医药工业比日本当年的发展机遇要更好:


(1)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的优势。日本医药工业在1990年代发展的关键时期遭遇了国家整体经济泡沫的破灭,中国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中国人口体量相当于10个日本,“水大鱼大”,中国顶尖药企的天花板明显更高。


(2)行业变革力度大,药政导向明确。相对来说,日本医药工业调整优化持续了20余年,而中国在5-6年内完成了几乎所有重大医药政策的改革实施,变革力度非常之大。很显然,中国医药行业已经为行业转型升级铺平了道路,有别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封闭保护的国内环境。


(3)产业配套和生物科技发展的红利。中国有世界一流的临床前CRO工业,同时庞大人口体量也为临床试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这些将会有力支撑国内创新药的研发。同时,国内医药企业把握住了2015年以来的生物治疗手段兴起的机遇,大大缩小了与欧美的差距。


【总结】


写到这里,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既然人口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医药工业的繁荣,那么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此前我们对比过中国的生物医药发展路径和美国的异同,现在是日本。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影响因素,因此发现差异是容易的,难的是看清底层的运行规律。当你着眼的是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忽略掉细枝末节,只看大的发展脉络,你会发现产业的终局和一件事情息息相关——国运。美国如此,日本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如果中国有朝一日重回世界之巅,很难想象保障生命安全的生物医药产业还需仰人鼻息,十几亿人民的生命安危还要寄于他人之手。历史的接力棒终于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辈责无旁贷。唯愿国运昌盛,天佑中华。


感谢复旦大学叶琳(实习)对本篇文章做出的贡献。